8月15日,南通新机场迎来新进展。相关信息显示,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8月15日正式注册,由上海机场(集团)有限公司、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,双方分别持股51%、49%。同时,注册信息显示,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,经营范围包含民用机场运营、公共航空运输、建设工程施工、民用航空器维修、通用航空服务等。
如此也推动沪通两地在新机场合作共建上更进一步。早在2023年1月,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公示信息显示,上海机场集团和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,从事民用机场的投资、建设、运营等,其中前者占股51%通盈配资,后者占股49%。这也意味着,未来南通新机场将由上海机场方面主导。
2024年6月26日晚,上海机场集团官方微信的一则推送,让一度沉寂的南通新机场再上热搜。当时提到,2020年,上海机场集团与南通市政府共同签订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,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,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实早在2019年12月印发的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就提到,南通新机场将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一直以来,南通新机场均被外界冠以“上海第三机场”的称号,正是因其承担着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重任,未来将承接上海及周边地区部分溢出客源。2020年9月,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南通新机场选址工程,南通市通州区二甲场址为首选场址,该场址距离上海虹桥及浦东两大机场直线均接近100公里。相关规划显示,南通新机场将建设两条远距离跑道和满足40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航站楼,远期预留两条跑道和卫星厅,其设计年旅客吞吐量近期达4000万人次、远期达8000万人次,运行等级4F。
长三角旺盛的航空旅客需求,也正需要提前规划建设一座新机场来满足。今年3月,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《2024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》显示,去年,长三角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28776.2万人次,较上年增长19.5%,较去年同期京津冀、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市以及成渝机场群旅客吞吐量,均多出1.3亿人次以上。
去年全年旅客吞吐量前十的机场中,长三角范围内的上海浦东机场、杭州萧山机场、上海虹桥机场,分列第一、第八和第九。若是以城市来看,同时坐拥两座大型机场的上海,航空旅客吞吐量则位居全国第一。尤为值得关注的是,去年,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达41%,这与去年以来上海的机场加速恢复国际航班、入境游旅客大幅增长等因素相关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,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过600万人次,逐步打响“中国入境游第一站”的品牌。
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通盈配资,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。其中一项重要工作,就是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,增强面向长三角、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。如此来看,南通新机场无疑是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重要一环。
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